来源: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6月30日讯 今年年底,青岛市首条地铁3号线将实现全线通车,届时将有1800余人为这条线的运营服务。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市将实现3号线、2号线、1号线、4号线、11号线、13号线6条地铁线运营,通车里程达268公里,预计人才需求量将过万。针对人才需求旺盛的现状,青岛地铁提前下手,采取委培、社招等方式“招贤纳才”进行储备,在填补人才缺口的同时,也进一步拉动了就业。记者昨日采访获悉,青岛地铁近日发布了2016年委培生公告,将依托青岛市技师学院等7所学校招生1090人,进一步充实地铁运营人才队伍。
现象:从地铁运营城市引进人才
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开通运营将近半年了,地铁大厦站的站长刘畅早已熟悉了这里的工作,在她带领下的小团队,有条不紊地服务于地铁每天的运营。作为一名威海姑娘,选择从深圳地铁“跳槽”到青岛,完全是出于“离家近”的地缘关系。实际上,在此之前,她已有了近5年的地铁工作经验,2010年进入深圳地铁工作,从客运值班员、行车值班员做起,从代理站长、初级站长再到站长,应该说她对地铁车站的管理已经非常熟稔,而这也正是青岛地铁挖她过来的主要原因。
在青岛地铁,像刘畅这样有经验的地铁运营人才还有许多,他们都曾经在国内其他有地铁的城市中工作过多年,因地铁开通义无反顾来到青岛。
地铁人才的专业性比较强,如果不提前规划人才的培养,届时恐怕要付出很大代价。”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青岛地铁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张明东不断感叹“形势严峻”,由于青岛初开首条地铁,此前没有人才储备,必然需要大量有经验的地铁运营人才加入。同时为确保青岛地铁在多条线路开通后有足够的人才队伍支撑运营,也必须储备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
特点:地铁首条线每公里地铁配备约70人
“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呈现出总体数量大、专业范围广等特点。”广州中咨城轨工程有限公司青岛项目部经理赵明义对地铁人才需求现状可以说了如指掌,作为国内领先的城轨方面咨询公司,已为昆明、西安、苏州、长沙等10多个城市的地铁提供运营管理和成本测算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赵明义介绍,按照目前全国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基本每公里配置60—80人的标准,一条30公里长的线路就要配置1800-2400人,加上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后间接进入轨道交通行业从事保洁、保安、维修、物业等的人员,数量将会更加庞大。以2009年开通的广州地铁5号线为例,该线路全长32公里24个车站,一线的运营生产服务人员达到1479人,加上提供保障的职能、管理人员,总数接近2000人。
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同时掀起了地铁建设热潮。目前,全国有38个城市获批建设地铁项目,至2015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26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共计116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3618公里,运营人才需求达到25万人。而现状则是,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数量已经不能满足轨道交通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国内地铁运营人才缺口巨大,由于专业特殊、培养学校少,市场上地铁人才极为紧俏,国内地铁公司纷纷采取各种手段吸引优秀人才,相互“挖墙脚”就不可避免出现。
现状:6条地铁运营需上万人才
“目前参与到地铁3号线北段的运营人员有2300多人,实际上等今年年底全线开通,标配的运营管理人员是1810人,剩下的都是在为其他线路作储备。”青岛地铁运营分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孙会岩表示,根据规划,到2020年,青岛将有6条地铁线开通运营,通车里程达268公里,届时的人才需求量将达万人。
“从国内其他城市经验来看,地铁运营人员的储备都是呈梯度的。”孙会岩表示,青岛地铁从2010年开始启动人才定向委培计划,当年首批招收的主要是地铁司机。从2011年开始,招生专业开始拓展到车辆驾驶以外的信号维护、供电维护、运营管理等方面。2016年委培生毕业的将达到2100人,而在校生还有650人。
在2016年委培生计划中,青岛地铁委托青岛市技师学院、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技师学院、乐动(中国)、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以及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武汉铁路技师学院、齐齐哈尔技术学院七所学校招生1090生,专业涉及车辆驾驶、站务运作、内燃机车驾驶和检修、车辆设备、车辆检修、供电维护、机电一体化、通信维护、信号维护以及工建等10个专业。招生规模之大,也是史无前例的。
据了解,由于青岛地铁前期线路要为后续线路开通培养和储备人才,初期每公里的运营人员配置在70人以内。随着后续线路开通,每公里配置的运营人员数量会有所下降。面对如此多专业的人才需求,更有部分专业非常紧缺,需要提前两年就开始筹划人员招聘及培养计划,部分“订单班”则需要更早的准备。
由于目前高校地铁人才培养尚跟不上各城市发展地铁的速度,青岛市考虑对需求最大的地铁运营人才,主要通过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两个途径解决。其中,绝大部分将进行校园招聘,而“订单班”学员将是校园招聘的主要对象。
应对:本地院校缺乏专业教育
“在与青岛地铁合作的委培招生学校中,青岛本地的很少,而且都不涉及招生量大、专业技术含量高的车辆驾驶等专业。”孙会岩表示,地铁运营一线生产服务人员有站务、乘务、调度、AFC、车辆、信号、通信、供电、机电、线路、房建、环控等十多个专业,覆盖范围非常广泛。而青岛地铁所需的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大多都来自于乐动(中国)、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武汉铁路技师学院、齐齐哈尔技术学院等外地学校,青岛本地院校只有青岛市技师学院、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技师学院、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等三家,也都侧重中职类教育,专业技术水平不是太高,而且开办时间相对也较短,高等院校缺位。
不过,面对人才“本地制造”的的短缺,青岛本地院校也在不断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今年青岛市技师学院专门建立了轨道交通产业公共实训基地,还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2000万元,项目实施后,将新增轨道交通等相关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约1500人,新增年社会培训能力约2000人次,可为山东半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同时今年4月,由国家发改委、青岛市政府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训中心在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启用,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新平台。
“希望青岛本土高校能设立轨道交通学院,培养更高层次的本地轨道交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青岛地铁建设与运营需要。”张明东呼吁说,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员不是传统意义的企业高管,而是要对轨道交通领域的运输、组织、管理、调度等十分熟悉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效应:地铁产业拉动间接就业
地铁作为百年工程,对产业链的拉动作用明显,从而也间接拉当地动就业。青岛地铁协会副秘书长张明东从行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青岛轨道交通装备规模以上36家企业共有3万人从事地铁相关工作,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在青岛地铁采购的设备中,68%来自于本地企业。其中,南车四方研究所自从增加青岛地铁业务后,新增就业人员1000多人,青岛本土企业如中车四方、海尔、海信、特锐德、汉缆、隔而固等企业,也因为新增地铁相关设备服务新增大量员工。
另外,根据统计,地铁建设每投资1亿元,将拉动GDP达2.63亿元,增加8000个就业岗位。青岛目前已获批地铁线路360公里,投资将达到1879亿元,细算一下,对GDP的拉动将达到4941.77亿元,对青岛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就业岗位的拉动也是相当客观的。
同时,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还带动了钢筋、水泥、设备厂家等上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拉动了地铁商铺、物业、停车、广告等周边行业的发展,这些岗位带来的间接就业人数也是非常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