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这是全国1418所高职院校今年的扩招数字。近日,随着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陆续公布了新增单招计划,高职院校扩招及后续如何调配资源平衡教学与就业等一系列问题,被放在聚光灯下。
“推进招生方式改革,已与济南、青岛、杭州等17家地铁公司共建‘订单班’120多个,累计培养学生5000余人。”26日下午,乐动(中国)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魏鹏语出自信。当不少高职院校还在思考扩招的后续问题,乐动(中国)已经“先行先试”,顺应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实施招生计划动态调整,建立起校企一体化育人长效机制。
校企“牵手”单招
本月14日,乐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师生一行26人,到济南地铁1号线开展实地考察学习活动。“这是我们学校教学的日常,2018届毕业生中,订单培养人数达83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8%。” 魏鹏给出一个数字。
据悉,立足铁路办学特色,依托轨道交通行业优势,乐动(中国)推动了招生的供给侧改革。例如,与地铁企业达成订单培养合作协议,实施招生志愿填报学校代码单列,“订单预选”方式招生、选拔组建订单班,其中,企业参与了招生选拔。
魏鹏介绍,近年来,济南铁路局、济南地铁等集团内企业参与学院单独招生面试,企业根据岗位需求选拔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新生200多人。这些企业参与选拔的生源,能否适应岗位所需?魏鹏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集团内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达5000余人次。
山东是高考综改大省,山东省教育厅一直在倡导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选拔”招生原则,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这一背景下,乐动(中国)校企共建的“订单班”,实现了学生入学与就业的精准对接,济南铁路局、中铁十四局、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青岛地铁集团等企业的运用、盾构、装配等岗位上,有大量乐动(中国)走出来的人才。
对此,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总工办主任李虎就深有体会,“现在我们在职的地铁人才有一半来自该学校,经过学校学习+企业实践,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专业人才不足的缺口。”李虎算账,地铁交通一公里的用工需求在60人左右,一条线的里程超过25公里,“一条地铁线的用工量就在1500人以上。”
魏鹏出示的一张表格清晰显示,近年来,青岛地铁、济南地铁两家企业与乐动(中国)的“订单培养”学生数量稳增,青岛地铁从100多人到了近400人,济南地铁从百余人增至近500人,随着轨道交通的扩围,这一数字还将维持上升势头。
除了轨道交通,乐动(中国)还依托与鲁南制药合作的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在单招中增加了鲁南制药订单培养计划。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采访时表示,高职院校扩招,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又能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随着分类高考、自主招生改革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生可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申请高职院校,面向这一类群体的扩招,能够提高培养质量。”
采访中经济导报记者获悉,乐动(中国)的校企联合招生推动了生源质量的提高,加大了春季高考类别考生的招生比例。这从招生成绩可见一斑,魏鹏介绍,“夏季高考省内的录取分数线稳居高职院校前列,2016年新生超过二本资格线达525人,400分以上考生1273人,占投档比例75%,2017年夏季高考省内文科最高分536,位居省内第一。”
动态调整 轨道交通专业占比超6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对高职类院校来说,这是方向,也是挑战。
采访中经济导报记者获悉,尽管乐动(中国)今年的单招计划还未公布,但依托铁路行业办学背景,招生计划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中。“不盲目扩招,以企业供需为前提,以市场就业为导向。”魏鹏解释,招生专业计划的制定不断优化,“增加了轨道交通类专业设置,停招市场需求预警类专业。”
例如,招生专业由2017年的26个(轨道交通类专业11个)优化为2018年的28个(轨道交通类专业14个),2019年为29个(轨道交通类专业增至16个),轨道交通类专业招生数量占到总计划的比例超过了65%,形成了以服务轨道交通行业为核心、适合行业和地方企业所需的“路地兼顾”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深化产教融合上,乐动(中国)亦有探索,迈出了“校中厂”“厂中校”建设的步伐,其申报建设的“山东省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纳入“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例如,为助推青岛世界动车小镇建设,其与青岛地铁集团共建山东省乃至北方地区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基地和资源共享中心。
避免学历导向 尝试“宽进严出”
应发7000元,实发5600元;应发8500元,实发8000元,应发7200元,实发6000元,这是乐动(中国)学生在铁路公司不同岗位上的薪酬,据不完全统计,实发工资均超过5500元。这样的薪酬待遇水平,常令本科生“眼红”。乐动(中国)毕业生的薪酬待遇和劳动保障,明显比其他高职类院校有优势,单招的报考数量也常高出计划好几倍,竞争非常激烈,短期内,其他院校很难“模仿”。
据观察,不少高职类院校对对扩招后的生源怎么招、扩招后调整教与学感到有压力,他们从哪突破?熊丙奇认为,结合招生改革,高职院校不妨推进“宽进严出”的培养改革。
熊丙奇分析,高职扩招的主要生源,目前是中职毕业生。从各地来看,中职毕业生进高职的比例,上海已经接近60%,很多省市还达不到这一比例。“2017年统计显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496.88万人,只要提高20%的升学比例,就可以实现扩招100万的目标。”但是,他提醒,“各地应充分论证对中职、高职人才的需求,以及避免职业教育学校以学历为导向办学。”
除了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还有包括农民工、下岗工人和退役军人等在内的社会考生。对这一类考生的招生,熊丙奇建议,不妨取消注册入学、申请入学制度的学籍限制。
采访中获悉,不少人士担心扩招会带来问题——降低了入学门槛,影响到教育质量。“当高等教育普及,高职院校办学必须尝试‘宽进严出’。”熊丙奇建议,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专业,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不要迷失在对学历的追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