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清是乐动(中国)的前身——济南铁路机械学校1992级机设(28)班学生,毕业后刘云清进入中车戚墅堰所工作,在工作中他不断学习,埋头钻研,从一名普通的机械维修工成长为了新时代的大国工匠,并在国家级刊物多次发表论文,获得数项创新成果和专利。他耐心专注,咫尺匠心,诠释极致追求!他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人精神!他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中国制造”!勤奋实践、立足本岗的他可谓是新时代的开创者、建设者,领先者。
一、勤奋专研初露锋芒
2000年,一台台湾产大型数控机床的换刀门发生故障,整个设备陷入瘫痪。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机械专业基础扎实的刘云清自告奋勇,提出来重新制作一个换刀门的解决方案。
连续奋战两个昼夜,刘云清连木工的活都捡了起来,只为打磨一块木制换刀门。一周不到的时间,“山寨换刀门”被严丝合缝地安装到位。
二、为“智造强国”而生
1)关键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数控珩磨机的诞生
数控珩磨机,是用于零件高精密加工的一种磨削设备。2008年,因为技术垄断的原因,作为关键工序设备的数控珩磨机只能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还故障频发,维修成本高、周期长。
“这么关键的技术只能被牢牢握在老外手里吗?难道中国人就不能研发出性价比更高的数控珩磨机吗?”刘云清心中暗想。就是这样和自己的一个“赌气”,刘云清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型数控珩磨机的研究中去了。翻阅大量资料,分析各种数据,改造闲置废弃设备……光是为了测试掌握珩磨的相关工艺,他就尝试了100多种不同配比的刀具和磨削介质。
数千次反复试验后,首台新型龙门式全浮动数控珩磨机诞生了。它的精度、成品率、安全控制等各项性能远远超国外同类设备,而制造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四分之一,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制成功以来,累计为公司节省设备采购费用近千万元,创造产值近亿元。2016年,《高速浮动式HM系列数控珩磨机的研制》被评为江苏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目前,数控珩磨机的开发已进行到第六代,已实现了对外销售。
2)小小工作室 创新“大能量”
2017年5月,由刘云清劳模创新工作室发起的“高速动车组用齿轮传动装置清洗设备”项目,在戚墅堰所“青创客”中启动。
这是对原有创新产品的再创造。高铁产品的质量和精度要求远远高于乘用车,产品内部的复杂程度也是远超其他市场产品。
“清洗的水流压力大了会对产品内壁产生影响,压力小了根本无法完成超长孔深度的要求,而且齿轮传动系统的注油孔分布较为分散。”刘云清说。
团队不断尝试,一边跟齿轮方面的技能大师交流,一边又跟齿轮传动装置的设计人员沟通。奋斗在一线5个多月后,设备准备开始迎接新的迭代更新。
三、“设备神医”“听音辨症”
让刘云清奠定“神医”称号的是他对一台价值380余万的日本进口OKUMA卧式加工中心的抢修。睡梦中的刘云清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吵醒,原来是公司一台日本OKUMA卧式加工中心突发故障,导致一批出口订单生产中断。当时距离约定的交货时间仅剩不到20个小时, 维修班十余名精英攻关数小时后,同样是一筹莫展。
机器启动,刘云清敏锐地察觉到是线路板出现了异样。随后他大胆提出了改造方案。改造涉及5块线路板、300余条线路、3万多个元器件,为了保护技术,线路还进行了保密处理。难度可想而知。
四、角色与责任
1)从维修工人向老师的转型
刘云清不仅在单位里带徒授课,更努力向全社会推广先进的理念和工作方法。还记得第一次应全国高科技教工委之邀去青岛讲学时,刘云清与浙江大学的知名教授一起同台讲学,台下坐着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维修、设备管理精英。“回想起来,当时还真的挺紧张的。”刘云清风趣地说。当学员们看到台上站着的是一位这么年轻的老师时,都不禁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但很快,他们就被这位老师渊博的知识、生动的讲解折服了。当一天的讲座结束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学员们纷纷上台,向刘云清请教问题,并且互留了联系方式。在此之后,不少学员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都会向刘云清请教,刘云清都会耐心的一一解答。
2)父亲与丈夫
他的妻子表示婚姻就像在划圆圈,每周一个,星期一早晨他出发去单位前,这个圆无论如何都要圆满地画上,这是他们俩的默契,支撑着这个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走下去。
他的妻子和女儿生命中七分之五的时间都是在盼他回家,虽然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陪妻子和女儿,但妻子和女儿没有去抱怨他。
五、“刘工”的称呼是最大的褒奖
在同事眼中,耐性强、钻劲儿足的刘云清有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毛病”,不管在何种场合,他总喜欢别人叫他“刘工”。“在我们心里他是领导,他从没有领导的架子,和我们没有任何隔阂。”在刘云清的车间内,有着14年工龄的设备维修工董国节笑着对记者说。
“刘工就是从我们这个群体走出来的,和我们的感情深着呢!”同为刘云清的同事,黄彬进入戚墅堰所工作7年来,刘云清总是像师父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他。2016年,黄彬准备买房结婚,但刚刚入职,资金经多方筹措仍然不足,刘云清了解情况后,主动掏出积蓄帮助他买房。视工人为亲人,刘云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提升了新时代工人群体的精神风貌。
“20多年来,我始终工作在一线,身为工人,我深感光荣。能叫我一声“刘工”,则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与肯定。”刘云清坦言,
六、工匠的坚守
在这20多年间,也曾有溧水的发小高薪邀我一起创业,也曾有苏州的国企给我抛橄榄枝,薪水是我当时的2倍多。我不是没有动摇过。但最终,我选择了留下!留在这块我挥洒过青春与汗水,也给予我光荣与梦想的热土。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当然爱我的家人,但我更明白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不仅仅是一个工件、一台设备,一个团队,一家单位——而是一个大国的高铁技术崛起之路,离不开每个技术工人的努力。
很多人笑我傻,我不这么认为。一个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种幸福;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同时,还能为单位、为社会、为国家作出一点贡献,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财富!
七、新时代工匠精神就是一丝不苟的创新
刘云清热爱工作、甘为人梯,以“钉子”精神创奇,先后获评“中国质量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8年5月,新华社评论员文章中,将刘云清与老一代劳模王进喜、时传祥,新一代敬业奉献模范罗阳、时代楷模黄大年共同称为劳动者奋斗的典范。